伊斯坦布尔那些已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历史古迹

加拉塔大桥横跨在金角湾上,两岸分别是伊斯坦布尔的新城区和旧城区,是伊斯坦布尔连接新城和旧城的重要通道。加拉塔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横跨两大洲的大桥,也是联系东西方的纽带。加拉达塔始建于1348年,所以是先有塔,后有桥,桥以塔名。

现在加拉塔大桥已成为去伊市的各国观光客非常喜爱的热门地,漫步走过大桥就可以欣赏伊斯坦布尔的老城,看桥两岸的寺和高塔,看来来往往的游船和游客,来这里可以感受异国风情和当地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
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桥上垂钓,成了桥上最重要的风景,即使下雨天也不例外。看到我们在拍照,垂钓者很热心的主动要借鱼竿给我们摆拍。

我们在桥上来回走了一趟,博斯普鲁斯海峡在桥下蜿蜒,渡轮穿梭在亚洲与欧洲之间的著名海峡。海峡的沿岸,过去与现在、绚丽豪华与朴素纯美是如此鲜明地并存着,在桥上可以眺望远处的寺,还可以欣赏金角湾往来的船只。

大桥边有轮渡往返于欧洲、亚洲之间,这本是伊斯坦布尔市民的交通工具,也成了游客最喜欢的游览体验。

早就耳闻登加拉太塔要排很长的队伍,中午时间过来队伍并不太长,原因是下着大雨。

这里的小巷幽深狭窄,由于视野不开阔,也很难辨清方向,迷迷糊糊跟着大家走。在一处拐弯后,高大的加拉达塔蓦然眼前。

加拉太塔是拜占庭皇帝阿纳斯塔修斯在507年修建的灯塔,最初是用木头建造,十字军东征时被焚毁。1348年由热那亚人用石料重新修复,这座高62米的石砖塔,成为当时君士坦丁堡的堡垒最高点。加拉太塔耸立在金角湾上,热那亚人重建它主要是为了防御攻击,塔内有一个螺旋石梯通向顶部的瞭望台。如今这座66.9米高中世纪的9层石塔,已经成为伊斯坦布尔地标性建筑。

塔顶外面观光台其实就是绕塔一周的走廊,没有遮雨棚而且十分狭窄,在有石墩的地方基本只能过一个人,有栏杆的地方可以两人勉强错开通行,所以观光者要按照同一个方向绕行。游客站在这个瞭望台上可以360度俯瞰伊斯坦布尔的全貌和远眺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景色。

加拉达塔的最上层大厅里是一个餐厅,只有一道门通往外面的观光台,在这个餐馆进餐为的是居高临下享受美景,可是太热门的地方总是不缺游客,哪怕是这样的下雨天。透过餐厅玻璃窗看到的只有游客的背影。

君士坦丁纪念柱是在要去大巴扎的时候偶然看到的,君士坦丁纪念柱位于君士坦丁广场的中央,这个椭圆形的广场位于城墙外面。走到广场抬头一看君士坦丁纪念柱赫然在目,这是伊斯坦布尔最古老而神圣的纪念碑之一。

公元330年,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诸多圣物埋于一个柱子下,宣告该城从此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,命名:君士坦丁堡。这个“基督的钉子”就是君士坦丁纪念柱。君士坦丁纪念柱最初柱高50米,分为九段,用斑岩砌筑,顶部是君士坦丁雕像,采用阿波罗形象。1106年的大风吹倒了雕像和上部的三段。

几年以后,拜占庭帝国皇帝曼努埃尔一世在顶部安放了十字架,取代原来的雕像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以后,奥斯曼土耳其人取下了十字架。1779年的地震和大火摧毁了君士坦丁纪念柱周围的街区,留下黑色烧焦的痕迹,因此君士坦丁纪念柱又称为被烧之柱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